汉字

  • 繁体字:丙,笔画:5,拼音:bǐng,部首:一

    简解

    丙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鱼尾 鱼尾谓之丙。--《尔雅》 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礼记·月令》 丙刚丁柔。--《广雅·释天》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纪年;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说文》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五行 丙 bǐng天干的第三位。参见【天干】。 【丙稀画】用一种特制的丙稀颜料绘制而成的画。其特点居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取水彩、水粉的画法,得到油画的效果。主要用于壁画和实用美术设计。 【丙种射线】见【γ射线】。

    详解

    丙 bing 部首 一 部首笔画 01 总笔画 05 丙 third; 丙 bǐng (1)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2) 鱼尾 [fishtail] 鱼尾谓之丙。--《尔雅》 (3) 假借为天干的第三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thir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丙丁。--《礼记·月令》 丙刚丁柔。--《广雅·释天》 (4)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纪年;丙科(汉代考试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时) (5)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south] 丙位南方,万物成炳。--《说文》 (6)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7) 五行中丙丁属火,因以为火的代称。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fire]。如丙丁神(火神);付丙(烧掉) (8) 在可数序列中的第三个 [the third]。如丙等 丙纶 bǐnglún [polypropylene] 即聚丙烯纤维,一种合成纤维,多用于制造地毯、渔网、绳索及滤布等 丙夜 bǐngyè [midnight] 三更或半夜的时候 丙种射线 bǐngzhǒng shèxiàn [gamma ray] 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也叫伽马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 丙 bǐng ㄅㄧㄥˇ (1) 天干的第三位,用作顺序第三的代称。 (2) 火的代称(五行中丙”、丁”属火)付~(把信件等烧掉)。 郑码alod,u4e19,gbkb1fb 笔画数5,部首一,笔顺编号12534

  •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