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动〉 (形声。从力,奴声。本义勉力,出力) 同本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又如努筋拔力(竭尽全力;费了很大的力) 向外突出 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水浒传》 又如努唇胀嘴(撅着嘴,表示不高兴的样子);努咀(撅嘴;以嘴示意);努目(努眼。把眼睛张大,使眼球突出);努嘴胖唇(鼓嘴凸唇。形容不高兴);努臂(努膊。伸臂) 努nǔ ⒈尽力,尽量使出~力。 ⒉突出,用力伸出~嘴。 ⒊用力太过,致体内受伤小心!机器太重,避免~着。
努 nu 部首 力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7 努 exert; protrude; put forth; 努 nǔ 〈动〉 (1) (形声。从力,奴声。本义勉力,出力) (2) 同本义 [exert effort;put forth strenggth]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3) 又如努筋拔力(竭尽全力;费了很大的力) (4) 向外突出 [protrude;bulge] 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水浒传》 (5) 又如努唇胀嘴(撅着嘴,表示不高兴的样子);努咀(撅嘴;以嘴示意);努目(努眼。把眼睛张大,使眼球突出);努嘴胖唇(鼓嘴凸唇。形容不高兴);努臂(努膊。伸臂) 努出 nǔchū [push] 伸出、伸展 努出他的下嘴唇 努尔哈赤 nǔ ěrhāchì [nurhachi] (1559╠1626.9.30) 中国清王朝的创建者。满族。姓爱新觉罗。16世纪末统一建州女真各部。1601 年建立八旗制。1616 年称汗,建后金政权,年号天命。1618年开始进攻明朝,不断取得胜利。1625 年迁都沈阳,称为盛京。1626 年 2 月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时受伤,旋去世。清朝建立后追尊为太祖 努劲儿 nǔjìnr [put forth] [口]∶勉强用力;努力 努力 nǔlì [make great efforts;try hard;exert oneself;take the trouble to]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努嘴,努嘴儿 nǔzuǐ,nǔzuǐr [pout one's lips as a signal] 撅嘴向人示意 努 nǔ ㄋㄨˇ (1) 尽量地使出力量~力。 (2) 突出,撅着~着嘴。~嘴。 (3) 因用力太过,身体内部受伤用力不要太猛,别~着。 郑码zmxy,u52aa,gbkc5ac 笔画数7,部首力,笔顺编号5315453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