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同本义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班固《两都赋》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显著;明显;昭著 炳 点燃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显示,显现 炳 bǐng光辉;显著彪~千秋。
炳 bing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9 炳 bǐng (1) (形声。从火,丙声。本义光明,明亮) (2) 同本义 [bright] 炳,明也。--《说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广雅》 大汉之文章炳然与三代同风 。--班固《两都赋》 (3) 又如炳著(光明显著);炳焕(光明显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样子);炳耀(光耀明亮) (4) 显著;明显;昭著 [mark able;shining]。如炳明(明显、显著);炳炳显显(明显的样子);炳赫(明显突出) 炳 bǐng (1) 点燃 [light] 古人思炳烛夜游。--《与吴质书》 炳烛之明,熟与昧行乎。--刘向《说苑》 (2) 又如炳烛(点燃烛火以照明) (3) 显示,显现 [show]。如炳耀 (4) 照耀 [shine]。如炳映(照射) 炳炳麟麟 bǐngbǐng-línlín [brilliant] 形容十分光辉显赫 帝典阙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炳炳麟麟,岂不懿哉!--《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炳炳凿凿 bǐngbǐng-záozáo [testified] 形容所述明确有据 炳如日星,炳若日星 bǐngrúrìxīng,bǐngruòrìxīng [as brilliant as the sun,the moon and the stars] 炳光明,明亮。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二帝三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清波杂志》 炳 bǐng ㄅㄧㄥˇ (1) 光明,显著彪~。~蔚。~映。~焕。~耀。 (2) 点,燃~烛。 郑码uolo,u70b3,gbkb1fe 笔画数9,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12534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