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禀,笔画:13,拼音:bǐng,部首:示

    简解

    禀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赋予;给与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承受 臣下罔收 禀 bǐng ①禀报;禀告(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②旧时禀报的文稿、材料~帖。 ③承接~承。 【禀承】见【秉承】。 【禀赋】人的身体素质、智能等~优良。 【禀告】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汇报情况。 【禀性】本性~忠厚。 禀lǐn 1.谷仓。 2.粮食。 3.古代官名。掌米仓,即《周礼》中的廪人。 4.敬。

    详解

    禀 bing 部首 示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 禀 (1) 禀 bǐng (2)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3) 同本义 [grant grain] 禀,赐谷也。--《说文》 既禀称事。--《礼记·中庸》。注稍食也。” 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汉书·文帝纪》 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新唐书·宪宗纪》 (4) 又如禀赡(指以公粮赈济百姓);禀谷(官府给予粮食);禀粮(供给粮食);禀食(公家配给粮食) (5) 赋予;给与 [bestow on;give] 禀,予也。--《广雅》 天禀其性。--《汉书·礼乐志》 (6) 又如禀质(天资);禀才(天赋的才华);禀分(天赋的资质);禀形(天赋的形貌);禀体(天赋的体质) (7) 承受 [bear] 臣下罔收禀命。--《书·说命》 (8) 又如禀令(承受命令);禀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禀灵(秉受灵秀之气) (9) 报告 [report]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三国演义》 (10) 又如禀陈(下级对上级陈述报告);禀牍(对上级有所陈述的文件);禀知(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禀白 bǐngbái [beg to report] 对上级或长辈报告表白的敬辞 禀报 bǐngbào [pitition;report to one's superior] 向上级报告 禀呈 bǐngchéng [present] 禀报呈送 禀呈皇上明察 禀承 bǐngchéng [receive orders;take orders] 承受指示、旨意;听命 禀赋 bǐngfù [be gifted with;born gift] 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等素质;天赋 她体质上所有的一切禀赋都得到了精心的培育 禀赴 bǐngfù [report to one's superior] 禀报 联名禀赴各大宪。--《广州军务记》 禀告 bǐnggào [report(to one's superior)] 旧指把事情报告上级或长辈 禀明 bǐngmíng [report] 禀告说明 一应大小杂事,必得禀明总管 禀帖 bǐngtiě [pitition] 旧时老百姓向官府或官员向上司报告、请示的帖子 禀性 bǐngxìng [natural disposition] 个人先天具有的性情、素质 禀奏 bǐngzòu [express opinions to the throne] 禀报奏明 禀奏陛下,关中连日暴雨成灾 禀 bǐng ㄅㄧㄥˇ (1) 承受,生成的~性。~赋。 (2) 指下对上报告~报。~复。回~。 郑码sjjb,u7980,gbkd9f7 笔画数13,部首示,笔顺编号4125251111234

  •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