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 (形声。从月,蒙声。本义月不明) 同本义 朦,月朦朦也。--《说文新附》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又如朦朦(微明的样子) 凝不清的样子 迷糊,迷惘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又如朦朦(迷惘的样子);朦里朦胧(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愚昧 通矇,目盲。亦指一时失明 朦 蒙骗,蒙混 朦méng
朦 meng 部首 月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7 朦 méng (1) (形声。从月,蒙声。本义月不明) (2) 同本义 [(moonlight) dim] 朦,月朦朦也。--《说文新附》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3) 又如朦朦(微明的样子) (4) 凝不清的样子 [dusky]。如朦郁(迷蒙郁结);朦胧(凝不清的样子);朦松(形容似醒非醒、眼睛凝) (5) 迷糊,迷惘 [dazed] 空架鼓,枉悬钟,绘壁尘多彩象朦。--《西游记》 (6) 又如朦朦(迷惘的样子);朦里朦胧(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7) 愚昧 [ignorant]。如朦狡(愚昧狡诈的人) (8) 通矇,目盲。亦指一时失明 [blind]。如朦瞽(眼睛失明) 朦 méng 蒙骗,蒙混 [deceive]。如朦充(蒙混冒充);朦抵(蒙混抵充);朦混(用欺骗手段使人相信虚假的事物) 朦胧 ménglóng (1) [dim (hazy) moonlight]∶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 (2) [dim;hazy;obscure] (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 朦 méng ㄇㄥˊ 〔~胧〕a.月光不明;b.不清楚,凝。 郑码qeag,u6726,gbkebfc 笔画数17,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1224511353334
婢 (形声。从女,卑声。本义旧社会里被迫受剥削阶级役使的女子) 古代罪人的眷属没入宫为婢,后通称受役使的女子 婢,女之卑者也。--《说文》 使婢子侍执巾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使吾二婢子夹我。--《礼记檀弓》。注妾也。” 父母有婢子。--《礼记
瓎là 1.玉名。
妔〈形〉 (形声。本义傲慢) 同本义 妔,嫚也。…《虞书曰若丹朱妔。”--《说文》 帝曰无若丹朱妔。--《书益稷》 又如妔兀(傲慢) 突兀 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 妔〈名〉 夏代寒浞之子 异善射,妔荡舟。--《论语宪问》 妔ào ⒈同"傲"~气。~慢。 ⒉矫健此文排~。
虩xì 1.恐惧。 2.虫名。蝇虎。
濥yn 1.水潜行貌。
谄 (形声。从言,臽声。本义谄媚,曲意迎合 ) 同本义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滕文公下》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谄臣(逢迎谄媚的臣子);谄言(谄媚的话) 谄 chn奉承;巴结~谀。 【谄媚】用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