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 (形声。从水,威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 灭(滅)miè ⒈熄,熄火~ 火。~灯。熄~。 ⒉使不存在~亡。消~。磨~。毁~。 ⒊淹没~顶。
灭 mie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5 灭 destroy; drown; exterminate; extinguish; go out; put out; 灭 (1) 滅 miè (2)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3) 同本义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4)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5) 消失,隐没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6)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7) 熄灭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灭。--唐·杜牧《阿房宫赋》 (8)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9) 淹没 [drown;submerge] 过涉灭顶。--《易·大过》 (10) 涂抹改动 [alter]。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灭茬 mièchá [stubble-cleaning;clear the stubbles left in the field] 除去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作物根茬 灭顶 mièdǐng [be drowned;be buried beneath the waves] 水没过头顶,多指淹死 灭顶之灾(指致命的灾祸) 灭顶之灾 mièdǐngzhīzāi [crowning calamity;be swamped in the vast ocean] 涉于水中而灭没其顶的灾祸。比喻遭到致命打击,损失惨重 他的研究项目遭了灭顶之灾 灭火 mièhuǒ (1) [extinguish a fire;put out a fire]∶把火弄灭 (2) [cut out an engine;die]∶使发动机熄火 马达在小山上灭火了 灭火器 mièhuǒqì [fire extinguisher] 亦称灭火筒”,通过喷射灭火剂来熄灭小火的一种手提式或滚轮式灭火器械 灭迹 mièjì [destroy the evidence;erase the traces of one's crime] 消灭做坏事的痕迹 消赃灭迹 灭绝 mièjué (1) [exterminate;ruin] (2) 指彻底消灭, 通常是用杀的办法 灭绝整个整个的敌营 (3) 消灭;摧毁 洪水灭绝了一切生命 (4) [extirpate]∶毁灭;消灭 许多生物品种已在广大地区内被灭绝 灭菌 mièjūn [sterilization] 使机体或材料内所含有的活细胞和微生物完全死亡的方法(例如通过加热) 灭口 mièkǒu [do away with a witness] 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情人 灭门 mièmén (1) [an entire family is killed]∶一家人全被杀害 (2) [the name of family dies out]∶全家死光 灭门绝户 灭门之祸 mièménzhīhuò [the calamity of exterminating a family] 满门老少皆被诛灭的灾祸,为古时抄家灭族的极刑 灭没 mièmò [destroy the evidence;exterminate;wipe out] 无影无声 鸥鹭灭没。--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灭鼠 mièshǔ [mousing] 消灭鼠类 灭亡 mièwáng (1) [death;die out]∶消失 帝国的灭亡过程 韩魏灭亡。--《战国策·魏策》 (2) [ruin;subjugate;be conquered]∶消灭;被征服;被消灭 自取灭亡 灭种 mièzhǒng (1) [genocide]∶种族被消灭 (2) [die out]∶绝种 灭族 mièzú [ extermination of an entire family] 一人犯罪,诛灭全族 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三国演义》 灭 (滅) miè ㄇㄧㄝ╝ (1) 火熄熄~。 (2)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3) 淹没~顶之灾。 郑码auo,u706d,gbkc3f0 笔画数5,部首火,笔顺编号14334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