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撇,笔画:14,拼音:piě,部首:扌

    简解

    撇〈动〉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同本义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撇闪(丢开);撇赖(丢开);撇吊(丢开);撇却(抛弃;丢开);撇闪(抛弃)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汤显祖《紫钗记》 碰触;击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 撇piē ⒈丢弃,丢开~弃。~开。 ⒉舀取液体浮面的一层~油。 ⒊ ①简便~脱些好。 ②洒脱,爽快~脱自在。 撇piě ⒈汉字的笔形,向左斜下(丿)"人"字先写一~儿。 ⒉像汉字"撇样笔形"的~针。 ⒊向前平扔~石头。 撇biē 1.固执;怪僻。 2.愤懑。 3.扭,拗。 4.用环﹑扣等把一物固定在另一物上。

    详解

    撇 pie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4 撇 cast aside; neglect; 撇2 piě 〈动〉 (1) 平着扔出去 [cast;throw]。如撇手榴弹 (2) 装;摆出 [put on]。如撇虚(装假);撇假(装假);撇欠(撇嵌。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撇京腔;撇呵(表演;卖艺);撇清(装清白);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3) 用嘴表示鄙夷、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curl]。如撇酥儿(方言。咧嘴笑) 撇 piě 〈名〉 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形状是丿”) [left-fall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s)]。如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撇 piě 〈量〉 用于像撇儿的东西[things liking left-falling stroke]。如他有两撇儿漆黑的眉毛 另见piē 撇嘴 piězuǐ [curl one's lip] 将下唇向前伸,嘴角向下运动以表示不屑、厌恶或不信 撇嘴表示嘲笑 撇1 piē 〈动〉 (1)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2) 同本义 [lay aside;neglect;abandon]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3)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撇闪(丢开);撇赖(丢开);撇吊(丢开);撇却(抛弃;丢开);撇闪(抛弃) (4)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skim off]。如撇油;撇沫儿 (5)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glance at;take a quick look at]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汤显祖《紫钗记》 (6) 碰触;击 [strike]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说新语·巧艺》刘注引《博物志》 (7) 又如撇波(击波破浪) (8) 拂拭,掠过 [whisk or wipe off]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文选·扬雄·甘泉赋》 另见piě 撇号 piēhào [prime] 在书写或印刷中所加的符号或重音'”,以区别一个字母和另一个有关的字母(以a'区别a或a"),或指明有关的单位(如角度的分或米)或区分一种数学功能 撇开 piēkāi (1) [leave aside]∶放在一边,不予讨论或考虑 咱们撇开这个问题 (2) [bypass]∶丢下 撇开整个事务不管 撇弃 piēqì (1) [cast away]∶丢弃 (2) [abandon]∶抛弃 那秋先从幼酷好栽花种果,把田业都撇弃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撇清 piēqīng [show innocence] 掩饰自己与坏事的关系,表示自己清白;辩白;分清 往常言语假撇清,如何今日也做出来了!--《金瓶梅词话》 你不必假装正经来撇清 撇油 piēyóu [seek petty gains] 比喻占取小利益;揩油 撇1 piē ㄆㄧㄝˉ (1) 丢开,抛弃~开。~弃。 (2) 由液体表面舀染粥时把沫儿~掉。 郑码dklm,u6487,gbkc6b2 笔画数14,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3252343134 cast aside;neglect; 撇2 piě ㄆㄧㄝˇ (1) 平着向前扔~手榴弹。 (2) 汉字笔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3) 像汉字的撇形的~嘴。两~黑眉。 郑码dklm,u6487,gbkc6b2 笔画数14,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3252343134

  • 蝼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蝼 谓被蚁蛀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称蝲蝲蛄”,有 蝼

  • 郸地名用字。邯郸” 郸,邯郸县,从邑,单声。--《说文》 在河北省。郸城”,县名,在河南 郸dn[郸城]县名,在河南省。 郸du 1.汉侯国名。

  • 鲴 黄鲴 鲴gù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鲴。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鲴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 淡水鱼。

  • 晛xiàn 1.日气。 2.明亮。

  • 嗨〈叹〉 表示惋惜,感慨或责怪 嗨,你怎么这等误事!快快给我拿来!--《儿女英雄传》 用于引起注意或鼓动,表示疑问、惊奇或狂喜,或用于歌曲的叠句中,无明确意义 表示欢呼或喝采的喊叫声 用来表示欢快或得意;或表示疑问或引起注意 嗨〈象〉 象声词 拦头着鞭打,不登登怒发。你休将

  • 著 (形声。从苃,者声。苃”长在地面上,表示显露。本义明显,显著;突出) 同本义 著,明也。--《小尔雅》 名著而男女有别。--《礼记大传》 著不息者,天也。--《礼记乐记》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王氏门强,汝兄弟尚幼,不欲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