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名〉 (形声。从衣,寒省声。本义套裤) 同本义 褰,绔也。--《说文》 征褰与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学并序》 褰 〈动〉 撩起 褰,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髎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散开 自 褰qiān ⒈提起衣服~裳。 ⒉套裤~与襦(襦短袄)。
褰 qian 部首 衣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6 褰 qiān 〈名〉 (形声。从衣,寒省声。本义套裤) 同本义 [leggings] 褰,绔也。--《说文》 征褰与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王安石《潭州新学并序》 褰 qiān 〈动〉 (1) 撩起[衣服等] [lift up] 褰,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髎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清·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3) 散开 [spread out] 自非烟褰雨霁,不辨此远山矣。--《水经注》 褰 qiān ㄑㄧㄢˉ (1) 揭起子惠思我,~裳涉溱”。 (2) 古代称套裤。 郑码wdsr,u8930,gbke5bd 笔画数16,部首衣,笔顺编号4451122134413534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