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憀,媿也。--《说文》 不直失节谓之憀。--《小尔雅》 富者有惭色。--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 惭 cán 亦作"憀"。羞愧。
惭 can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惭 feel ashamed; 惭 (1) 憁 cán (2) (形声。从心,斩声。本义羞愧)同本义 [be ashamed] 憀,媿也。--《说文》 不直失节谓之憀。--《小尔雅》 富者有惭色。--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羊子大惭。--《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大言不惭;惭叹(惭愧感叹) 惭愧 cánkuì (1) [be shamed]∶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lucky]∶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惭怍 cánzuò [ashamed] 惭愧 成祝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聊斋志异·促织》 惭 (憁) cán ㄘㄢˊ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郑码uhpd,u60ed,gbkb2d1 笔画数11,部首忄,笔顺编号44215213312
粂(籯)yíng ⒈笼箱之类的竹器。 ⒉筷子筒。
秎fèn 1.收割禾稻。参见"秎获"。
渐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
懆 忧愁不安的 懆,愁不安也。--《说文》 念子懆懆。--《诗小雅白华》 又如懆懆(忧愁不安地) 急躁 懆co 1.忧愁不安。 2.急躁。 懆so 1.骚动。
嘉 (形声。从壴,加声。本义善,美) 同本义 嘉,美也。--《说文》 嘉,善也。--《尔雅》 孚于嘉。--《易随》 嘉靖殷邦。--《书无逸》 以嘉视亲万民。--《周礼大宗伯》 以嘉石平罢民。╠《周礼大司寇》。注文石也。” 稻曰嘉蔬。--《礼记曲礼》 尔有嘉谟嘉猷。--《礼记坊记》 其新
靓 jing 召见;邀请。也作请” 靓,召也。--《说文》 靓,呼也。--《广雅》。按,史记、汉书多以请为之。 妆饰艳丽 靓妆刻蚀。--司马相如《上林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后汉书》 靓 淑静 淡乎若深渊之靓。--《汉书贾谊传》 意态闲且靓,气若兰蕙芳。--元贡师泰《拟古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