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同本义 冄,毛冄冄也。--《说文》 又如冉弱(荏弱)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冉 龟壳的边缘 姓。如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篡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冉(冄)rǎn ⒈ ①逐渐,慢慢地国旗~ ~升起。 ②柔弱下垂的样子。 ⒉龟甲的边缘。 冉nán 1.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国名。 2.周时国名。
冉 ran 部首 冂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冉 (1) 冄 rǎn (2) (象形。本义毛柔弱下垂的样子) (3) 同本义 [tenderly] 冄,毛冄冄也。--《说文》 (4) 又如冉弱(荏弱) (5)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 [gradually] 老冉冉其将至兮。--《离骚》。注行貌。” 冉内,行也。又冉冉,进也。--《广雅》 (6) 又如冉冉悠悠(行动飘忽貌);冉冉缠缠(慢慢腾腾);冉内趋(指仕宦为政) 冉 rǎn (1) 龟壳的边缘 [edge of tortoise-shell] (2) 姓。如冉魏(国名(350╠352)东晋冉闵篡后赵自立,国号魏,史称冉魏◇为前燕所灭);冉求、冉雍、冉伯牛(春秋鲁人。都为孔子弟子) 冉冉 rǎnrǎn (1) [gradually]∶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slowly]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冉 rǎn ㄖㄢˇ (1) 龟甲的边。 (2) 姓。 〔~~〕a.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b.慢慢地,如月亮~~升起”。 郑码ldb,u5189,gbkc8bd 笔画数5,部首冂,笔顺编号25211
踥jiá 1.牵绊。 2.窒碍。 3.退却。 4.蹄趾。
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秈jì 1.传说中的人名。尧臣,周之始祖。
孅xin 1.细,小。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 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 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 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 关东漕粟。--《史
慲mán 1.忘记;糊涂不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