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攘,笔画:20,拼音:rǎng,部首:扌

    简解

    攘 (形声。从手,襄声。本义推让,退让) 同本义 攘,推也。--《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记·太史公自序》 随流而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 盛揖攘之容。--《汉书·礼乐志》 合于尧之克攘。--《汉书·艺文志》 排斥,努力消去 攘,除也。--《广韵》 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 反离谤而见攘。--《楚辞·七谏·沈江》 攘白翟之地。--《国语· 攘rǎng ⒈排斥,排除~敌。~除。~弃。 ⒉偷,窃取。 ⒊侵夺~夺。 ⒋撩起,挽起~袖。 ⒌ 攘ràng 1.退让;谦让◇作"让"。 攘ráng 1.通"禳"。祈禳。 2.通"穰"。众多,丰盛。参见"攘攘"。 3.通"躟"。疾行貌。 攘níng 1.见"抢攘"。 攘xiǎng 1.馈食。

    详解

    攘 rang 部首 扌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20 攘 rǎng (1) (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2) 同本义 [politely and modestly decline;make a concession;give in] 攘,推也。--《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上》 小子何敢攘焉。--《史记·太史公自序》 随流而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 盛揖攘之容。--《汉书·礼乐志》 合于尧之克攘。--《汉书·艺文志》 (3) 排斥,努力消去 [reject] 攘,除也。--《广韵》 攘夷狄。--《公羊传·僖公四年》 反离谤而见攘。--《楚辞·七谏·沈江》 攘白翟之地。--《国语·齐语》 攘弃仁义。--《庄子·胠箧》 (4) 又如攘斥(排斥;驱除);攘抑(排除抑止);攘患(排除祸患);攘贪(排除贪欲);攘讨(驱除讨伐);攘却(驱除);攘夷(攘狄。抗拒异族入侵);攘狱(拒捕) (5) 止 [stop] 既从竖而横构,亦风除而雨攘。--南朝梁·沈约《郊居赋》 (6) 侵略 [invade] 诸侯暴乱,擅相攘伐。--《庄子·渔父》 南夷相攘。--《汉书·严助传》。注谓相侵夺也。” (7) 又如攘伐(侵夺交战);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攘争(争夺);攘服(征服);攘杀(掠夺毁坏);攘掊(掠夺搜括);攘略(侵夺);攘剽(掠夺) (8) 偷,盗窃 [steal] 请损之,丹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攘盗(攘窃,盗窃,抢夺);攘鸡(偷鸡);攘取(窃取;夺取) (10) 破坏安宁;骚动 [disturb] 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庄子·外物》 (11) 又如攘扰(扰乱);攘攘熙熙(喧嚷纷杂貌);攘攘劳劳(忙乱辛劳);攘乱(扰乱) (12) 捋起 [袖子] [push up] 冯妇攘臂下车。--《孟子·尽心下》 攘袖见素手。--魏·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攘襟(攘衽。揭起衣襟);攘袖(卷起衣袖);攘袪(攘袂。捋上衣袖);攘肱(攘臂);攘卷(捋袖举拳);攘手(攘臂) (14) 夺 [snatch] 自幼时每争攘饮食。--《金史》 (15) 容忍 [tolerate] 忍尤而攘垢。--《楚辞·离骚》 (16) 又如攘诟(容忍耻辱) 攘臂 rǎngbì [push up one's sleeves and bare one's arms]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 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记·苏秦列传》 攘臂高呼 攘除 rǎngchú [get rid of ] 除掉;清除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攘夺 rǎngduó (1) [seize]∶掠夺;夺取 又攘夺他人之功,将侄子分茅列土。--《梼杌闲评--明珠缘》 (2) [grab]∶强占,霸占,不择手段地获得或据为己有 巧攘夺,弟妇作夫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攘袂 rǎngmèi [push up one's sleeves] 捋起袖子 第为上者不能察 ,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攘攘 rǎngrǎng [disorderly] 形容纷乱拥挤的样子 攘往熙来 rǎngwǎng-xīlái [with people bustling about] 熙来攘往 攘为己有 rǎngwéijǐyǒu [impropriate;have all to oneself] 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攘 rǎng ㄖㄤˇ (1)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 (2)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 (3) 烦乱~~(纷乱)。扰~。 (4) 捋~袂。~臂。 郑码dser,u6518,gbkc8c1 笔画数20,部首扌,笔顺编号12141251251112213534

  • 鲍 盐腌的鱼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姓 鲍老 鲍 bào ①见

  • 埇yng 1.地名用字。安徽省有埇桥,广东省有埇头墟。

  • 揆〈动〉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同本义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

  • 鈌jué 1.马饰。 2.刺。参见"鈌云剑"。 3.用同"缺"。

  • 齞s 1.鼠名。似鼬。

  •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范仲淹《岳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