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然内宠方煽,太子终以忧死。--《新唐书》 又如煽行(炽盛,流行) 煽 〈动〉 扇火使炽盛 鼓动;蛊惑 煽shān ⒈摇动扇子或别的东西~ ~风。~炉子。 ⒉鼓动,唆使~动。~风点火。
煽 shan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 煽 instigate; 煽 (1) 傓 shān (2)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flaming]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3)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然内宠方煽,太子终以忧死。--《新唐书》 (4) 又如煽行(炽盛,流行) 煽 shān 〈动〉 (1) 扇火使炽盛 [blow the fire]。如煽引(煽动引诱) (2) 鼓动;蛊惑 [instigate]。如煽弄(煽惑玩弄);煽骗(吹嘘诈骗) 煽动 shāndòng [instigate;incite;arouse;foment;provoke] 指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煽动叛乱 煽动不满 在这股阴风的煽动下,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把吴吉昌当作斗争对象。--《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煽风点火 shānfēng-diǎnhuǒ [fan the flames] 比喻怂恿鼓动,挑起事端 那些专事煽风点火的阴谋家 煽惑 shānhuò [incite] 煽动诱惑 煽惑人心 你是何处妖人,敢在此地方上将妖术煽惑百姓?--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煽情 shānqíng [excite] 通过某种方式激发感情 这部影片浪漫而不煽情 煽诱 shānyòu [incite] 煽动诱惑 往来煽诱 煽 shān ㄕㄢˉ 同扇2”②。 郑码uoyy,u717d,gbkc9bf 笔画数14,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4513541541
膱zhí 1.干肉条。 2.见"膱脂"。
筌〈名〉 捕鱼器 夹潀罗筌。--郭璞《江赋》 如筌箵(捕鱼用的竹编盛器);筌鱼(捕鱼);筌拾(犹收录) 比喻牢笼 同荃”。香草 君看孤松树,…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筌。--元稹《和乐天感鹤》 引申指工具、手段 通铨”。序次 筌quán用竹或草等编制的捕鱼器具得鱼忘~。
弘〈名〉 (形声。从弓。厶声。本义弓声) 同本义 弘,弓声也。--《说文》 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安徽人。工画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学唐朝的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开宗祖师 弘 〈形〉 假借为宏”。大的(现多作宏) 弘,大也。--《尔雅》 弘璧。
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齉鼻子。
炶shn 1.火光闪烁。
镶 (形声。从金,襄声。本义瓤子) 铸铜铁器模型的瓤子 镶,作型中肠也。--《说文》 古兵器名 手持白头镶。--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 镶 镶嵌物相嵌或相配合 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红楼梦》 又如镶滚(在衣服边缘加一道边;女服加宽边叫镶,加窄边叫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