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生死视如来,要看莲花火裹开。
勘到灰飞烟灭处,涅磐不是涅磐台。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总讲师涅磐台》是黄庚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将生死视如来,
要看莲花火裹开。
勘到灰飞烟灭处,
涅磐不是涅磐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生死观和涅磐(佛教中指超脱轮回的境地)的概念,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境界。诗人告诫人们要超越对生死的过于重视,而是要关注生命的真谛。他提到了莲花火,象征着生命的脱胎换骨和重生。最后,诗人指出,涅磐不仅仅是指涅磐台,而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涅磐的思考。诗人通过"生死"和"涅磐"这两个主题,探索了人们在追求超越尘世的境地时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诗中的"莲花火"形象生动,寓意着生命的再生和脱胎换骨。最后两句"勘到灰飞烟灭处,涅磐不是涅磐台",通过对涅磐台的否定,强调了超越形式和物质,追求真正的涅磐的重要性。整首诗词在简洁的表达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发人们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入夏久不雨,旱势已岌岌。蛙蛤徒自喧,蛟龙卧如蛰。何由白水满,但守青秧泣。上天忽悔祸,川云起呼吸。虚檐雨竞泻,平野苗尽立。儿停蹋沟车,妇免忧谷汲。人言雨非雨,乃是倾玉粒。移床亦细事,敢叹屋漏湿!
舜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往在艺祖,未遑拓宇。遗我圣宗,启此北上。顾告太庙,惟皇孝武。
每恨元宵雨,收灯遽喜晴。喧阗虽倦逐,勃窣漫徒行。入夜寒无赖,随人月有情。旅怀忘晤赏,拥鼻有诗成。
别恨眉尖无数。后夜王孙何处。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凝伫。忆泪千行红雨。
虎变龙腾各有心,诸公高宴盍朋簪。烂开数对迎祥烛,合噪仍来报喜禽。人似月娥元自近,酒名天禄莫辞深。坐中五客联登去,他日华堂榜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