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棕庄》

幽径秋阴合,青渠草色深。
肯教木叶落,直见夕阳沉。
独客逢来雁,新寒集远砧。
芙蓉花似锦,有意媚高林。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棕庄》是宋代诗人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静的小径与秋天的阴影交织在一起,青色的渠道中草色更加浓郁。它愿意让木叶落下,直接目睹夕阳沉没。孤独的旅客遇到了归来的雁群,新的寒意聚集在远处的砧声中。芙蓉花像锦绣一样,有意媚弄高大的林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幽静的小径、青色的渠道、落叶和夕阳沉没等元素,传达了秋天的宁静和凄美之感。孤独的旅客遇到了归鸟,寒意逐渐增加,而芙蓉花则以其美丽的外貌迎合高大的林木。

赏析:
《棕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仇远独特的感受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诗中所描绘的幽径、秋阴、青渠和木叶落等景物,给人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与秋天的特点相呼应。诗中的砧声和归来的雁群,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寒意,同时也为诗中的静谧增添了一丝生动的对比。最后,诗人用芙蓉花媚弄高大的林木的形象,以一种细腻而婉约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景物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整体而言,仇远的《棕庄》以其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意境,表达出了秋天的寂静与美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与共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秋天的静谧与凄美。

  • 《生查子》

    妾情歌柳枝,郎意怜桃叶。罗带绾同心,谁信愁千结。楼上数残更,马上看新月。绣被怨春寒,怕学鸳鸯叠。

  • 《别内赴征三首》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 《白露日独立》

    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惆怅前修人去尽,后生谁可嘱遗经。

  • 《送僧归护国寺》

    京尘拂尽一囊轻,归思飘然入杳冥。五两风高飞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供花林鸟窥禅熟,闻呪潭龙起蛰醒。他日可容攀社侣,篮与终待叩松扃。

  • 《陪姚合游金州南池(一作金州夏晚陪姚合员外游南池)》

    柳暗清波涨,冲萍复漱苔。张筵白鸟起,扫岸使君来。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高城吹角绝,驺驭尚裴回。

  • 《晚步阡陌见水珠逡逡上沿苗叶月华露彩相映清》

    水珠卷苗叶,夕气转阴机。浩露添璀璨,明蟾坐发挥。静窥关物理,行拂上人衣。除却长沮伴,能知此竟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