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年光衮衮流,莺花渐老使人愁。
莺犹可听花犹在,再卜他时一醉休。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这首诗是宋代强至所作的《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
岁月不停地流逝,像一件华丽的袍衣。莺花渐渐凋谢,这让人感到悲伤。尽管莺鸟可以继续欣赏,但花儿却在凋谢。再次预测他的时光,只愿一醉解忧。
这首诗以岁月流逝和事物的消逝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作者以莺花的凋谢来象征岁月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莺鸟的歌声依然动听,但花朵却逐渐凋谢,这对比凸显了光阴易逝的无情。作者希望能够再次预测未来的时光,以饮酒来解忧,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现实的逃避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描绘,引发人们对时间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作者通过对莺花和莺鸟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对未来时光的无法预测的焦虑。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慨,使人们对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产生思考。
自是瀛洲客,还因野趣来。解衣吟寂寞,携酒上崔嵬。石洞山山秀,栀花树树开。只应岩下水,相送上船回。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羊陆遐冲虽坐折,高文宿愤竟谁摅。平时屡草千言奏,垂绝犹腾八难书。汉殿履声今已矣,两州遗老倍欷歔。
水上卖瓜女,摘瓜陂上田。长麻已不识,满把青铜钱。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