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

几度春风信陆沉,曾题醉笔写花阴。
诗情不复随风乱,今日花前对展禽。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

译文:
几度春风告知陆沉,
曾经沉醉中题笔描绘花阴。
诗情不再随风而乱,
如今在花前对展示禽鸟。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强至在宋代创作的一首回应王彦霖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春风多次吹拂着陆沉,而陆沉也因此得到了关于春天的消息。他曾经在陶醉的状态中题写了花阴的景象。然而,这首诗的情感并不像以前那样随风飘荡,而是在当下在花前展示禽鸟,表达出一种更加深入和稳定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通过春风、陆沉、笔和花阴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知和表达。作者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回应了王彦霖的诗,并展示了自己的诗意。诗中的情感不再是随风飘荡和无序的,而是在花前对展示的禽鸟一样,显得更加稳定和深入。这种转变可能暗示着作者对自身情感的成熟和思考的深入,表达了一种对于稳定和内在世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意象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春风、陆沉、笔和花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转变和对内在世界的追求。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价值,使读者得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 《将至溧阳示宗父》

    玉聚梅花殊未开,不妨烟雨雪飞来。仆夫怪我行何速,要趁佳时同一杯。

  • 《送僧游宣州》

    楚山千里一僧行,念尔初缘道未成。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呜咽为伤情。

  • 《从寇生求茶库纸》

    南朝官纸女儿肤,玉版云英比不如。乞与此翁元不称,他年留待大苏书。

  • 《满江红(丹青阁)》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 《南歌子》

    懒傍青鸾镜,慵簪翠凤翘。玉屏春重宝香销。因甚不忄欠梳洗、怕登楼。载酒垂杨浦,停桡杜若洲。伤春情绪寄箜篌。流水残阳芳草、伴人愁。

  • 《答晦步求饮》

    墨客高吟动碧云,蒉桴轻笑鼓雷阍。千寻自分遗樗散,百和何堪借枣昏。按剑夜光惊暗掷,挥弦流水喜新论。久闻逸兴须酣发,愿看长虹出渌尊。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