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走马引》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乡背井的剑客的心情和态度。诗人自称为"襄阳走马客",意指他在襄阳地区行走的剑客。他的剑锋如同能够切断云霞,形容剑的锋利。他离开故乡,寻求更广阔的天地和冒险,表达了他旺盛的斗志和豪情。诗中表达了剑客对剑的钟爱和自豪,他认为剑是一种象征力量和荣耀的武器。诗人认为早晨时剑的花纹清晰可见,而傍晚时剑的光芒则显得冷淡无光,暗示了剑客所经历的艰辛和不同境遇带来的变化。最后两句表达了剑客对于持剑向人的技艺游刃有余,但对于身体的养护却不甚了解。

赏析:
《走马引》通过对剑客的心境描绘,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豪放主义和个性张扬的风格。诗中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对剑的描写,凸显了剑客的自豪和对剑的钟爱。诗中的"走马引"象征着剑客在行走间所引发的喜悦和意气风发的心情。诗人以简洁而犀利的语言表达了剑客的情感和态度,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生活的感慨和深思。

此外,诗中的剑花和剑光的对比,以及对持剑技艺和身体养护的区分,暗示了剑客的经历和成长,有一种深层次的内涵。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剑客的形象和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走马引》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张扬个性的诗词,通过剑客的形象塑造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李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人个性的鲜明特点。

  •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阳山淫雾雨,之子慎攀登。羌笮多珍宝,人言有爱憎。欲酬明主惠,当尽使臣能。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 《拟岘台》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与苏训直约游招隐寺》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石底於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

  •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 《次韵杨尚书立春》

    行玉盘中惊杜老,扣窗声里唤祈宾。扶持大道须分等,正恐乡车未可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