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老,眉寿正如川。
七十且华筵。
乐天诗句香山里,杜陵酒债曲江边。
问何如,歌窈窕,舞婵娟。
更十岁、太公方出将。
又十岁、武公才入相。
留盛事,看明年。
直须腰下添金印,莫教头上欠貂蝉。
向人间,长富贵,地行仙。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最高楼(庆洪景卢内翰庆七十)》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庆祝自己七十岁生日的诗篇。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年龄和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和对富贵长寿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辛弃疾自嘲的方式描绘了自己七十岁的生日场景。他将自己比喻为一座"金闺",表示自己已经年老,但依然保持着顺利的状态。"眉寿正如川"这句表达了诗人眉毛长寿,意味着他依然健康长寿。"七十且华筵"指的是诗人七十岁生日的盛宴,象征着他的成就和荣耀。
诗中提到了乐天、杜陵和曲江,这是指诗人的诗篇在香山、杜陵和曲江留下了美名。这些地名代表了诗人过去的成就和辉煌,也体现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就。"问何如,歌窈窕,舞婵娟"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的风华和才艺。"更十岁、太公方出将"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成就,他在十岁时已经有了才华出众的表现。"又十岁、武公才入相"则指诗人二十岁时的成就,他进入了官场,开始担任重要职务。
最后两句"留盛事,看明年。直须腰下添金印,莫教头上欠貂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他希望能够留下更多的辉煌事迹,期待来年的更加美好。"腰下添金印"指的是希望得到更高的官职和地位,"头上欠貂蝉"则是指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和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描绘了辛弃疾七十岁生日的场景,通过自嘲和自夸的手法,表达了对富贵长寿和成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以辛弃疾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