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索死离龙庭,堪笑披猖欲背城。
釜为水悬忧后爨,弓因雨弱失长兵。
突三千人如电扫,诛两万户若风行。
又报广南腾露布,太平从此慰皇情。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昨日连昼夜之雨尤可喜再用前韵》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昨日连绵不断的昼夜雨,格外可喜,再次运用前一首诗的韵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的壮丽景象。作者通过描写佛狸索死离开龙庭(指敌方将领被俘或战死),嘲笑那些猖狂而又想背叛城池的人。他说烹饪用的釜子因为水悬挂而担忧着后面的烹饪,弓箭因为雨水的打击而失去了它们的力量。接着,他描述了三千勇士如同闪电一般冲击敌军,击溃了两万户人家,就像风一样迅速消灭了他们。最后,他传递了一个好消息,广南的腾露(地名)将军取得了胜利,太平时期从此开始,皇帝的忧愁得到了宽慰。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雄壮的笔调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胜利的喜悦。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釜子和弓箭的失去,凸显了战争对于城池和军队的影响。他通过突破敌军防线的壮举,表达了对勇士们的赞美和钦佩。最后,他以好消息的形式结束诗篇,给读者带来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荣耀,又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吴潜成功地创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激烈和胜利的喜悦。
日落千山暝,风吹一路香。燕依花色紫,莺体柳丝黄。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洪汉冲巨块,对峙束平川。屹若壁千仞,过错螺一拳。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春洲生兰苕,寒溪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